今天(12月7日)迎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——大雪,已经全面开启冬季模式。
从中医的角度看,春种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,此时正是“进补” 的好时机,宜温补助阳、补肾壮骨、养阴益精。食补应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;体质弱消化功能不好者宜慢补,多吃蔬菜、水果;体质较好者以平补为主,少吃油腻食物。
1、“补”重要,“通”亦重要
中医所谓的“通”是指气血、经络的畅通,气滞血淤,经络郁阻,会导致疾病。冬季最简单的“通”法是多吃萝卜,比如羊肉炖白萝卜,可以补充阳气、温暖五脏,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。
2、不要吃动物肾脏
《修真秘诀》曾记载“冬不食肾”。《金匮要略》也提到:“冬三月,勿食猪羊等肾。”意思是冬季肾水当令,过食损伤心气。
3、进补可以按需所食
皮肤干,吃大白菜护肤养颜。大雪期间,空气干燥,多吃点大白菜可护肤养颜。大白菜含丰富粗纤维,能润肠、促排毒,又刺激肠胃蠕动,利于大便排泄,助消化。
阳气藏,来根大葱“通阳”,大葱味辛,性微温,通阳、解毒。除了防风寒感冒外,对于恶寒发热、头痛鼻塞、乳汁不通也有疗效。但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不宜食用。